1月23日下午,沈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沈阳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邀请市规划国土局、市建委、市环保局、市城建局、市执法局、市房产局、市交通局、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和市两会的要求部署,坚持实施精准规划、推进精致建设、强化精细管理、打造精美环境,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品质和辽沈文化标识、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等核心内容和热点问题,回答了与会记者的现场提问。
2035年的沈阳是啥样子?沈阳在市政交通、城市环境、城区功能等方面都会有哪些具体的改善?去年12月中旬,作为我国城市总体设计编制试点城市之一,沈阳市新一版城市总体设计民意征集活动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已向全社会发放了8万份问卷,现已收到意见建议2.5万余条,使总规真正成为凝聚共识、共同缔造的顶层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阳市共经历过四次总体规划,城市性质、人口和城市规模、城市格局等逐步得以确定并完善。本轮总体规划是以《沈阳振兴发展的策略规划》为引领,以“多规合一”改革为手段,利用空间规划信息化平台,建立“一张蓝图”,构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实施、监管“三位一体”体系,推进沈阳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新版总规着重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确定沈阳城市战略定位是: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高品质公共服务中心,初步确定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0年,率先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到2035年实现基本现代化,建成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到2050年成为充满了许多活力、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的国际名城、品质之都。
此外,新版总规还将转变发展模式,划定三区三线。简单说,就是由过去外延扩张式发展转变为注重提升内涵提高质量的发展,由过去粗放式发展转变为节约集约式发展。新版总规将划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功能区,以及生态保护线、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镇开发边界。首先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生态空间;二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障农业空间;三是划定城市开发边界,限定城镇发展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总规将构建沈阳全域“南北两区、东山西水、一河两岸、一主三副”理想空间格局。未来,沈阳将结合自然、人文、经济地理要素,以辽河为界划分市域南北两区,南区为城镇重点发展区,打造“山水城田”相互交融的空间格局;北区为生态重点涵养区,打造“湖山田草林”多样化的风貌格局。同时,在辽河以南的城镇重点发展区,保育“东山西水”的自然生态格局。其中,“东山”指东部长白山余脉的低山丘陵区,“西水”指西部辽河、浑河、蒲河、仙子湖等自然水域、坑塘水田密集区。一河两岸,即以浑河为轴,串联河流沿线重点城市化地区。一主三副,即浑北浑南一体化发展的主城及东、西、北部三个综合性副城。
2017年王家湾跨河桥建成通车,沈阳再增一条连接中心城区与浑南地区的重要跨河通道。但该跨河桥向北只能到达二环,并且不可以由南往西行驶、不能由东向南行驶,给市民出行造成不少麻烦。
该工程分两期建设,目前已完成跨河桥部分,能轻松实现由西向南和由南向东跨河通行。2018年计划完成整体工程,在王家湾跨河桥和二环路交汇处建设全互通式立交,实现长安路、二环路和王家湾跨河桥四个方向的全互通。目前设计的具体方案已定,我们将以“项目为王”和“钉钉子”精神快速推进项目实施,确保年底竣工。同时进一步做好周围环境的配套建设,形成大模块、多色彩、多曲度的绿化景观效果。
近年来,随着沈阳城市建设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市民对市政设施建设工程的要求也慢慢变得高。特别是“四精”城市建设管理新理念的推出,要求沈阳市政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程度。为实现多出精品项目,市城建局提出精细化工作两步走的工作思路。第一步,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向建筑工程标准迈进,吸收建筑工程的工法,目前初步实现的清水混凝土工法,在外观上已有较好的改观。第二步,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向装饰工程标准迈进,吸收装饰工程的工法,比如防撞墙、伸缩缝,使项目细节大有改观,既要“里子”,又要“面子”,实现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泽。目前,该局清水混凝土已达到很高标准,如富民立交桥局部采用了混凝土装饰手法,已得到社会和业内人士的很高评价。
2018年,沈阳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将继续强化“精细化”概念,特别是在文明施工管理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根据市政府抗霾攻坚的工作部署,今年市城建局已将施工抗霾的要求列入精细化管理内容。要求实施工程单位在提交施工安全技术方案、文明实施工程的方案的同时,将环境保护方案纳入其中,向业主提交。进场后还要有抗霾日记,同施工日记、安全日记、监理日记一并进入施工档案,纳入精细化管理制度当中。
按照“马上办”“钉钉子”的要求,沈阳市政工程将坚持施工道路能不占就不占、能少占就不多占、能临时占就不长期占,“把每一米路还于百姓、把每一小时便捷还于市民”,让百姓通行顺畅,真正践行“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坚持最大限度不调整公交线路、少调公交站点。采取施工围挡景观化,最大限度减少对旁边的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高品质公共服务中心的奋斗目标。如何让沈阳变得更美丽、更有品质、更具竞争力,是2018年沈阳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那么,2018年沈阳城市建设究竟有何内容呢?2018年,市建委依据《沈阳振兴发展的策略规划》和城乡建设“十三五”规划,以“提标提档、精致精美、宜居宜业、为民惠民”为建设目标,安排实施多个重点城建项目,为加快建设高品质公共服务中心、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和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交通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在2018年沈阳城市建设中,加强构建综合交通体系,进而增强城市集聚辐射能力仍是关键。在今年的城市建设中,沈阳将继续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建成地铁9、10号线号线号线号线南延线。逐渐完备城市快速交通系统,完成东一环快速路,实施长青街、沈辽路、胜利南大街快速路工程,对浑南大道进行快速路改造。浑南大道快速路改造并不是全线架设高架桥,而是在南京街等关键节点架设立交桥。
今年沈阳将提升水系环境质量,巩固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对四环内剩余黑臭水体启动治理。推进污染源治理,实施老虎冲、大辛和张士垃圾焚烧项目,完成北部等4座污水厂提标升级改造,建设东部污水处理厂。有序开展水弹性城市建设,继续提升浑河两岸环境质量。持续开展大气治理工程。
今年沈阳城市建设将继续推进管廊建设及管网改造,力争建成南运河、铁西新区综合管廊,实施燃气、供热、供水及混接排水管网工程。实施排水防涝及污水管网项目,新建雨水干线和改造泵站。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实施大伙房输水配套西部净水厂二期工程。完善能源动力设施建设。重点实施500千伏盛京变电站及滂江220千伏输变电工程。
2018年沈阳将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注重“里子与面子、地上与地下、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通过实施精美城市设计、城市功能提升、重点片区建设、项目建设提标提档、建设过程精细管理、工匠人才培育等工作,全方面实施沈阳精致建设,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将沈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品质和辽沈文化标识、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
到2020年,基本形成具有沈阳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总体建设风格,城市交通体系、基础设施、配套保障和居住生活环境等城市功能得到加强完善和扩展,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重点片区建设改造提升,建筑品质更精致、城市风貌更加精美、城市文化内涵更加凸显,城市建设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得到非常明显提升,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将沈阳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国家中心城市。
环卫扫保将由专业公司承担;对车站、机场等城市窗口环境进行治理;市民家门口绿地将再提升……今年沈阳城市管理将继续向精细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市容、绿化、环境卫生、垃圾处理等方面将会有全面提升。
目前,沈阳市绝大部分地区的街路都是由环卫职工进行保洁,仅在浑南区等小部分地区尝试进行扫保市场化。今年沈阳市将完成扫保市场化改革,也就是城市内街路和保洁都将由专业的环境卫生公司做保洁,市内九城区扫保市场化将全面推开,今后,专业保洁将提升城市保洁标准。力争3月底前完成扫保市场化招投标。
今年,沈阳将打好拆违控违攻坚战。加强建筑立面综合治理和广告牌匾规范化管理。今年将对占道经营、露天烧烤进行严管和全面整治,并且对道路进行美化、亮化。对火车站、机场、长途客运站等“窗口”地区进行环境集中整治。
目前,沈阳市已完成对城市内地面的普查,并将根据普查的情况全部推进软硬覆盖。硬覆盖就是对地面进行铺设,软覆盖就是使用绿化植物进行覆盖。同时,沈阳还将主要是针对背街小巷地区和百姓家门口的绿地进行提升和改造。
今年,沈阳将继续推进“公厕革命”。目前,沈阳城区内仍有100多个旱厕,今后将把三类公厕全部提升到二类公厕标准,保证公厕内卫生干净。此外,沈阳还将为未来公厕建设布局提前编制公厕专项规划,以及垃圾压缩站的专项规划等。
目前,在城市内道路两侧,各个部门单位都设置了各种功能的线杆,例如交通信号杆、路牌、信号灯杆、监控器杆等等。这样大量的道路设施占用了人行道等公共空间。对公共空间进行补偿,然后制定指导规范,具体到一条街路上可以有什么、应该设什么,都有清晰的规范,并且要实现杆、箱等“街设家具”在样式、颜色等风格上的统一。
2017年,沈阳大气优良天数达到256天,达到了2013年国家新标准实施以来的顶配水平,尤其是采暖季以来,很多沈阳市民都在朋友圈里晒沈阳的蓝天。
蓝天在未来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奢侈品。为此,2018年沈阳市环保局将擎起“科学治霾、精准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四大利剑,真正打一场“蓝天保卫战”。针对沈阳季节性污染特征,按照“冬病夏治”、“夏病冬防”、“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提早部署,提前采取措施。
对于冬季的燃煤污染,强化冬病夏治,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检修维护和改造升级;加强拆迁工地管理,禁止劈柴等可燃垃圾流出工地;加快型煤销售市场化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全年计划完成365台燃煤锅炉拆除。
同时强化冬季治理。完成重点区域型煤替代劈柴工作。加大燃煤锅炉执法力度,实施一炉一策监管;加强煤质监管;对重污染天气提前管控、有效应对,最大限度“削峰降速”。
对于夏季的臭氧污染,则要强化冬春季治理,完成对石油炼制等8个重点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行业监督性监测工作。对达不到排放规定要求的企业,依法实施停产整治,力求做到“夏病冬防”。
对于秋季秸秆焚烧污染,利用已建立的四级禁烧管控体系,全员出动,死看死守。9月底前,建立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11月底前,确保2018年秋季秸秆100%离田。
强化秋冬季治标,严格按照县、乡、村、组4级秸秆禁烧网格化责任体系开展巡查,严厉查处秸秆焚烧行为。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路”。目前,市交通局正对标国内先进,着手制定《沈阳市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通过建立保障体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养护运营机制,实现农村公路建、管、护、运全面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制约农村交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建设能力总体适应、结构科学合理、组织集约高效、技术先进适用、安全保障有力、生态环境友好、体制机制顺畅的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努力实现修好一条路,形成一条景观带、产业带、旅游带、经济带。通过四通八达的农村道路网络,做到“筑巢引凤”“花开蝶来”,吸引优秀创业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努力以高品质交通支撑、保障和促进农村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并将根据融资体制、机制的变化和突破,尝试PPP模式。下一步,市交通局将继续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全面落实“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有效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护运营水平。
1、新建、维修改造农村公路3700公里,其中,新改建农村公路1300公里,维修改造2400公里;
4、发展集农村客运、农村物流、农村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站32个;
此外,今年还是我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的决胜年,市交通局将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政策支持和资产金额的投入力度,使公共交通的运营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更明显的提升。届时,全市中心城区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市民出行更便捷;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辆比例达到80%,公交车辆更舒适更环保;公交IC卡实现与其他城市相互连通,沈阳市民异地也可刷卡乘车,出行更方便,电子支付坐公交也将逐步实现;深入挖掘浑南、沈北、于洪、张士、大东等新开发区域的公交需求,结合区域公交线网布局,计划新开、调整30条公交线路。根据我市夜经济发展状况,科学合理制定延时方案,4月下旬开始延长30条公交线路运营时间。通过融资或租赁方式新增、更新900台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公交车。
2018年全市计划完成市级统筹改造老旧小区120个。项目主要包含房屋本体、配套设施、环境整改治理、服务设施等各方面内容,项目涉及面广,达到全覆盖。
建立全新的市级筹划、区级负责、街道组织、社区实施和居民全程参与的工作机制。此外,在规划设计上也要全面提质提档,在改善房屋本体和小区环境的同时,结合园区实际和水弹性城市建设等方面,增加新的改造项目,突出解决停车位不足,文化特色不突出等问题,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需求,让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
沈阳地铁2号线日开通试运行。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运营安全,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开通试运行至载客试运营时间不可以少于三个月。根据目前的真实的情况,2号线日试运营。
在建工程方面,沈阳地铁9、10号线土建工程已确定进入全面收尾阶段,预计2018年末能轻松实现开通试运行目标,明年上半年将实现载客试运营。4号线工程已全方面开展土建施工,预计2020年底开通试运营。
另外,地铁2号线号线一期工程已纳入《沈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3年)》。目前,《建设规划》已获得国家住建部会签,下一步待国家发改委报国务院备案,履行批复程序。待《建设规划》批复履行相关程序后,根据市政府相关工作安排,将尽快实现开工建设,预计2号线号线一期工程将在年内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