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墙模具

伊犁渔业走出绿色高效发展之路

  一粒粒三文鱼鱼卵,远渡重洋后在尼勒克县安了家。这里,天山上融化的雪水汇聚为清澈的湖泊,滋养着三文鱼自由生长。

  鱼卵孵化为鱼苗,科学的养殖让它们很快适应了当地的气候。3年后,一尾尾三文鱼“跃”出天山,成为伊犁水产的一颗明珠。

  三文鱼、鲟鱼、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苗、螃蟹……伊犁渔业以环境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的后发优势日渐显现,渔业高水平发展正迈出稳健步伐。

  图为在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三文鱼养殖基地加工厂,工人正在加工刚捕捞的三文鱼。

  秋季的伊犁河流域,峰峦重叠,碧水如镜,这样的美景让人好似置身江南水乡。伊犁州水资源丰富,渔业发展历史悠远长久,是新疆三大商品鱼基地之一。

  走进位于巩留县的伊河鲟业鲟鱼养殖基地,成群的鲟鱼正在欢快游动。伊河鲟业鲟鱼养殖基地占地面积300亩,水库水域面积达59平方公里。养殖基地的用水质量优良,矿物质、微量元素丰富,且水温较低、溶氧量较高,正好满足冷水鱼的生长需要。丰富的水资源加上科学的喂养管理体系,为基地发展鲟鱼养殖奠定了基础。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企业逐渐完备鲟鱼养殖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展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和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控,确定保证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公司的鲟鱼产品除了销往疆内外各大商超外,还销往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打造出了属于新疆的高端、绿色水产品牌。

  那拉泉生态养殖基地位于新源县阿勒玛勒镇,占地300亩,园内汇聚了1000多眼四季恒温的泉水。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洁净,泉水保持在8摄氏度至14摄氏度,很适合冷水鱼生长。

  看中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2006年,那拉泉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在此投资新建了冷水鱼繁育养殖基地。经过10多年的持续发展,该基地成功繁育了哲罗鲑、亚东鲑、金鳟、虹鳟等名贵品种的冷水鱼。

  近年,该公司充分的利用养殖基地的地理优势,全力发展休闲渔业,打造了冷水鱼科普长廊、鸟岛等特色景观,并开发了鱼肉酱、全鱼宴、鱼子酱、风干鱼等特色旅游消费产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质优是伊犁水产最大的“金字招牌”。伊犁水源纯净而无污染,是发展无公害渔业及生产有机水产品的理想之地。近年来,以虹鳟、鲟鱼为特色的冷水鱼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今年年初,100万尾罗氏沼虾苗从江苏省运抵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这也是今年全疆首批通过航空运输抵达疆内的水产苗种。

  经过航空运输,100万尾罗氏沼虾苗到达察布查尔县伊犁悦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特色水产养殖基地,技术人员将一箱箱虾苗从运输车上转至公司新建的温室内,逐一将虾苗投放进养殖池塘。“这批罗氏沼虾苗是全疆首批抵达投放的虾苗,在工厂化繁育下,成活率很高,今年预计繁育700万至800万尾罗氏沼虾苗。”伊犁悦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管小平说。

  察布查尔县水资源丰富,水产养殖前景广阔。近年来,伊犁悦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通过现代化养殖方式,养殖螃蟹、小龙虾、裸腹鲟、南美白对虾等10余个品种,水产养殖面积达到千余亩,企业效益超千万元。今年,该公司提前谋划,积极制定全年养殖计划,促进水产养殖规模化发展。

  近日,记者从伊犁州农业农村局渔业处了解到,2022年,伊犁州直渔业养殖总面积2万亩,全疆排列第三;渔业总产量2.1万吨,全疆首次排列第一,总产值5.2亿元。冷水鱼产量4100吨,产值近2.2亿元,其中三文鱼产量3500吨,占全国养殖三文鱼产量的15%,鲟鱼产量600吨。

  2023年,州直渔业养殖面积2.06万亩,渔业总产量预计可达2.2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7.5亿元。

  为加快推进现代渔业产业融合发展,伊犁州立足渔业资源现状和冷水资源优势,还将一直在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发展好水库生态环保网箱养殖,提升冷水鱼养殖、精深加工、休闲旅游一体化产业水平和发展能力,深层次地融合发展优质冷水鱼一二三产业,积极地推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到2025年底,伊犁州渔业养殖面积将达到2.2万亩,通过重点提升州直16万亩大水面及宜渔水库增养殖和网箱养殖水平,发展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和池塘流水槽循环水养殖,发展鱼菜共生养殖模式,调整渔业养殖结构,渔业年总产量将达3.18万吨以上,渔业一二三产总产值达59.27亿元。其中,一产产值13.45亿元,二产产值27.66亿元,三产产值18.16亿元。名特绿色优质鱼类占比由现在的26%提高到60%,冷水鱼产量达到1.4万吨,其中三文鱼产量1.3万吨,占全国三文鱼产量的40%左右。

  同时,伊犁州大力促进渔文旅深层次地融合。围绕以三文鱼为主导的冷水鱼产业,打造冷水鱼文化旅游区,在察布查尔县重点建设稻渔文化,到2025年,州直力争实现渔文旅产业总产值18.16亿元。(记者 卢钟)